疫苗巨头业绩下滑近99%是怎么回事,关于疫苗巨头业绩下滑近99天的新消息。
2022-09-01 19:22:46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敬 葛爱峰 深圳报道一直以来业绩稳健增长的400亿疫苗巨头——康泰生物(300601.SZ)业绩爆雷了。
华夏时报(www.chinatimes.net.cn)记者 王敬 葛爱峰 深圳报道
一直以来业绩稳健增长的400亿疫苗巨头——康泰生物(300601.SZ)业绩爆雷了。
7月24日晚间,深圳康泰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康泰生物”)发布2022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尽管营收同比增长约70%左右,但净利润和扣非净利却较上年同期下降约70%左右。其中,二季度销量快速下滑的新冠疫苗成为康泰生物的业绩“拖油瓶”。
对于半年度业绩情况、公司后续在新冠疫苗方面的投入安排及整体战略部署,《华夏时报》记者致函康泰生物,但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对于康泰生物的业绩变脸,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康泰生物当前的业绩变脸并不是单一因素导致的。一方面,的确是由于康泰生物的业绩基本面出现了问题导致其业绩变脸;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康泰生物自身发展过程中进行了一些财务安排及研发准备,从而导致其业绩的变化。
据康泰生物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公司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8.28亿元,同比增长73.72%。不过,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预计1亿元至1.3亿元,同比下降61.37%-70.29%,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6590.22万元到9590.22万元,同比下降67.61%-77.74%。
回看今年一季度,康泰生物实现营业收入8.71亿元,同比增长214.60%,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74亿元、2.48亿元,同比增长987.71%、2763.78%。对比三个月前光鲜亮眼的业绩,康泰生物的半年报无疑是业绩大变脸。
对于业绩骤降的原因,康泰生物表示,主要受到新冠疫苗需求下降和俄乌战争影响。
据业绩预告,业绩变动的主要原因系新冠灭活疫苗相关资产计提减值及Ⅲ期临床支出费用化。二季度以来,国内外新冠疫苗接种环境发生较大变化,新冠疫苗需求量下降较快,公司新冠疫苗销量快速下滑;与此同时,因俄乌战争的影响导致公司在乌克兰Ⅲ期临床数据揭盲延后,后续销售具有较大不确定性。
康泰生物新冠疫苗相关库存、原辅料、半成品及截至3月末的相关开发支出计提4.1亿元资产减值准备,同时对二季度发生的新冠灭活疫苗研发支出中的1.4亿元进行费用化处理,前述两项合计将减少利润总额5.5亿元,扣减净利润4.5亿元。
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向《华夏时报》记者指出,康泰生物二季度业绩变脸是由于提前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和研发支出费用化处理所致,这是一种财务策略,或者也可以叫做“浮亏”,一定条件下还可以转回。
受业绩消息影响,康泰生物股价大跌。7月25日,康泰生物大幅低开,盘中最低下挫至34.44元,跌幅最低触及9.84%,收报36.32元/股,较前一交易日下跌4.92%。7月26日,康泰生物延续颓势,收报35.85元/股,较前一日跌1.29%。
记者注意到,自2020年8月以来,康泰生物的股价就呈现震荡下行的趋势,此前巅峰时股价曾达到155.15元/股,而截至7月27日午盘已跌至35.20元/股,跌幅逾77%。
后来者需要取得差异化竞争优势
此前,康泰生物的出色表现曾迎来基金扎堆买入。但今年以来,各大基金公司正不断离场,截至今年6月底,有32家基金持有其4500.41万股,占流通股比例为5.21%。而在去年年底,有552家基金持有其8119.58万股,占流通股比例15.21%。
据Airfinity Ltd.公司的预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疫苗的产量可能超过90亿剂,但到2023年及以后,疫苗需求可能会下降到每年约22亿至44亿剂。新冠疫苗受接种环境及需求量的影响,那么,当前行业需求拐点是否将至?
中信证券研报显示,因新冠疫苗出现业绩大增的情况或将不可持续,当下新冠疫苗企业除了需要应对技术、专利、产能等多个壁垒,如何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也成为一大考验。
邓之东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国内新冠疫苗市场供应开始进入过剩时期,国内外新冠疫苗需求快速下降,新冠疫苗企业销量也开始下滑,导致库存上升。
“虽然国内首支新冠肺炎新药已获批附条件上市,但这属于感染后的治疗层面,而疫苗的主要定位在于预防,且基本是全国性普及使用,随着病毒不断变异,未来还有疫苗升级需求,未来新冠疫苗市场需求依然有潜力。”邓之东进一步指出。
江瀚也对未来新冠疫苗市场保持一个谨慎乐观的态度。他表示:“新冠疫情有可能还要持续下去,但是未来对于疫苗来说则要看疫苗的有效性。从整个市场来说,能否提供先进技术且能够不断对抗越来越多变异株的疫苗才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面对新冠疫苗接种进入常态化阶段,尚未实现疫苗商业化的企业如何应对?
江瀚指出,尚未实现疫苗商业化的公司在此时需要做出抉择,判断自身是否具有市场的竞争优势。“只有取得差异化的市场竞争优势的企业才可能在疫苗市场上真正有所作为,甚至于进一步的取得市场的龙头地位。”他说。
邓之东则向《华夏时报》记者表示:“尚未实现疫苗商业化的公司要做好两手准备,一是要积极融资,积累资本,防止资金流断链;二是要尽快完成商业化,并考虑技术升级、适应症扩展,应对未来市场不确定性。”
中生制药:利润下降78%,与疫苗业绩下滑有关
来源:
8月12日,中国生物制药发布公告,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期间,由于一联营公司财务表现低于去年同期,使得集团归属于母公司持有者应占盈利,较去年同期减少最多约78%至约人民币18.71亿元。但公告显示,集团主营业务表现符合预期,业绩同比稳定增长。
科兴中维新冠灭活疫苗生产车间。北青-北京头条记者杨益摄
从中国生物制药发布的2021年财报看,中国生物制药2021年营收约268亿元,2020年约236亿元;2021年净利润相比2020年涨幅较大分别为166亿元、43.4亿元。其中2021年收入得益于中国生物制药持有科兴中维15.03%股权。
财联社8月12日发文,从该公司最新的报告可以猜测,科兴中维的COVID-19灭活疫苗业绩下滑。随着国内新冠疫苗接种率的提升,市场销售逐渐趋于稳定。
(疫苗频道投稿、业内交流邮箱 jkyimiao@163.com)
本文来自,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