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喝无糖饮料有哪些危害是怎么回事,关于长期喝无糖饮料有哪些危害呢的新消息。
2022-09-01 19:44:25
无糖饮品成“新宠”,它真的不含糖分?专家:无糖饮料并非“零糖分” 长时间喝有副作用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郝燕)如今,越来越多拥有健康理念的人们讲究摄入少糖食品,而市面上很多无糖饮品也逐渐成为“新宠”,像无糖可乐、无糖杏仁露、无糖茶饮料也是层出不穷。那么,这些标榜“无糖”的产品真的不含糖分吗?对此,记者在我市超市进行了走访调查。
无糖饮品成“新宠”,它真的不含糖分?
专家:无糖饮料并非“零糖分” 长时间喝有副作用
环渤海新闻网消息(记者 郝燕)如今,越来越多拥有健康理念的人们讲究摄入少糖食品,而市面上很多无糖饮品也逐渐成为“新宠”,像无糖可乐、无糖杏仁露、无糖茶饮料也是层出不穷。那么,这些标榜“无糖”的产品真的不含糖分吗?对此,记者在我市超市进行了走访调查。
9月25日上午10点,记者在万达购物广场大嘉福超市里看到,标注着“无糖”字样的饮品被摆在货架显眼位置。除了常见的无糖可乐、无糖雪碧,还有一些品牌的杏仁露、茶饮料、苏打水等都推出了无糖款产品。
该超市工作人员林女士告诉记者,如今无糖饮料的销量一路飙升,受到不少人青睐。“可供大家选择的无糖饮料的种类越来越多,销量也越来越高了。”林女士说。
市民张女士表示,她喜欢喝可乐,有糖跟无糖的经常换着喝。“既然标注了无糖就应该是无糖的,我觉得喝无糖饮料会对身体好一点儿。”张女士说。
市民张先生告诉记者,他偶尔会给孩子购买无糖可乐,认为喝无糖饮料不会让孩子发胖。
在杭州读大学的小任表示,他常喝无糖可乐、无糖苏打水,但认为这些无糖饮料只是一种心里安慰,并不能真正做到不含糖分、不增重。“虽然标注是无糖的,但你喝下去是甜的。”小任说。
无糖饮料并非绝对“零糖分”
记者注意到,虽然这些饮品上都标注着大大的“无糖”字样,但仔细观察就能发现,一些无糖饮料在配料表里标注有安赛蜜、蔗糖素、木糖醇等字样,所谓的“无糖”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零糖分。
我市营养学会副秘书长、国家注册营养师、开滦总医院营养科主管营养师张博医生告诉记者,无糖饮料并非绝对“零糖分”。根据我国《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规定,当食品中的能量低于17千焦/100克(固体)或100毫升(液体)时,就可以声称0能量。当含糖量低于0.5克/100克(固体)或0.5克/100毫升(液体)时,就可以声称含糖量为0。
张医生介绍,在无糖饮料的生产中,会使用各类甜味剂改善产品的口感。虽然科学使用甜味剂不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很多消费者也认为,喝无糖饮料肯定比普通饮料更为健康,但实际上,很多甜味剂虽然比蔗糖能量低,但同样也是含有能量的。喝含有果糖的饮料虽然短时间内血糖不会升高,但长时间喝也会让体内脂肪堆积。人体摄入甜味剂后,能促发人体对甜味食品的强烈渴望,从而导致甜味食物的摄入超标,同时降低了蔬菜水果等天然含糖食物的兴趣,容易产生对精制糖的依赖,长此以往会导致肥胖。
无糖饮料同时还会损伤牙齿,人们喝了含糖饮料后口腔中的细菌就会产生酸,酸会损伤我们的牙齿。为了调节口感,无糖饮料中往往加入大量柠檬酸的酸性物质。
最新研究结果显示,大量摄入无糖饮料会增加痴呆以及包括卒中在内的心血管不良事件风险。研究还证实了排除糖尿病及冠心病人群后,摄入大量无糖饮料同样会使小血管闭塞的发生风险增加81%。“偶尔想喝点饮料时,可以首选无糖的,但摄入不能频繁,最多1周喝一次,每次最多喝一瓶。对于高血糖患者,更不能肆无忌惮地喝无糖饮料,不推荐糖尿病患者摄入过多的无糖食品。”张医生特别提醒。
无糖饮料未必无害女性常喝可能中风
美国耶希瓦大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一项研究显示,常喝无糖饮料的绝经女性中风风险较高。
所谓无糖饮料,是以人工甜味剂代替蔗糖的饮料。研究人员对8.17万名中老年女性进行了为期三年的评估,要求她们报告先前三个月饮用无糖饮料的数量。计入年龄、高血压、吸烟等中风风险因素后,研究人员发现,与平均每周饮用无糖饮料少于一次或完全不喝的女性相比,每天饮用两三瓶无糖饮料的女性中风风险高23%,脑血栓引起缺血性中风风险高31%,罹患心脏病风险高29%,全因死亡风险高16%。该研究结果由最新一期美国心脏病协会期刊《中风》刊载。
爱因斯坦医学院研究人员称,不少人,尤其是一些超重或肥胖者,认为饮用无糖饮料可降低饮食热量,不过“我们的研究和其他一些观察性研究显示,人工甜味剂饮料并非无害,多喝关联中风和心脏病风险增加”。由于这项研究仅限于绝经女性,结果或许不能推广至年轻女性或男性。另外,这项研究仅显示多喝无糖饮料与中风风险增加有关联,不能证明两者是因果关系。
找记者、求报道、求帮助,各大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点情报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体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我要报料